okx

云南南华五街镇:彝汉双语 化解千千结

时间:2023-06-26|浏览:203

咪黑们村五里么村民小组召开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南华县融媒体中心提供了相关照片。

有人竟然会说彝语!楚雄州南华县五街镇迤黑地村委会段家村民小组的小组长李炳民对此感到惊喜,也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感到亲切。

前段时间,南华县的政法委、人民法院、妇联和司法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前往五街镇调研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机制。在与部分村组干部和村民座谈时,他们发现有些村组干部和村民要么含含糊糊地说话,要么回答问题非所问。幸运的是,调研组的成员之一、县人民法院的副院长周昱是地地道道的彝族人,这才能与村民“打成一片”。

五街镇的平均海拔超过2400米,全镇的彝族人口高达92%。当地党委政府一直在努力想方设法搞好基层治理工作。

镇党委政府从彝族群众的视角出发,顺应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传统,利用他们听得懂、易接受的彝语,走进村庄,走进彝族群众家门,宣传法律和政策,解答民众的疑问。在过去的三年里,镇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处理了296起矛盾纠纷,做到了小事不上交村,大事不上交镇。

镇社会事务办的主任鲁顺周是土生土长的彝族人,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从村里的文书一直做到政府公务员。在过去的岁月中,他以真诚的心和地道的彝语,与人民的群众进行了无数次的交往和互动,很多矛盾纠纷在他的帮助下逐渐解决。

近年来,五街镇的彝族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成为了全县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的典型。与外界的交流也越来越多,基层治理面临着多样化的对象、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复杂化的诉求。

五街镇党委将党和国家推进基层治理的方针政策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他们尊重彝族地区的传统风俗、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能理解的语言,调节情绪、解决矛盾,让群众的烦心事变成舒心事,实现基层治理的共建共享。

咪黑们村是一个典型的彝族村,全村1677名村民全部是彝族。得益于种植萝卜的好年成,五里苴村民小组的普荣华盖起了三层的“洋房”。这一天,镇里和村委会的干部找到了他商量,计划在靠近“百菌园”的松茸山上修建一条野生菌保育和促进繁殖的巡山步道,以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周边农户销售野生菌和农产品。

“可以,可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忠才刚说完,普荣华就满口答应了。

这只是镇、村基层日常工作的一个小片段。2021年,咪黑们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让周忠才更有干劲投入工作。

始终秉持为群众服务的初心,来自外地的“和尚”也学会了“念经”。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马琴在县城长大,之前对农村工作接触很少,并且没有与彝族群众打过交道。“开始时很困难,与他们沟通困难,他们说的我也听不懂!”马琴开始尝试学习彝语,与群众进行简单的交流。“现在进村入户工作,觉得心里更加踏实了!”如今,马琴也能用一些生疏的彝语与彝族群众聊上几句。

简短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在五街镇,几句通俗的彝语往往能触动群众的内心。一声“阿老表”“阿表妹”,就像春雨一样,无声地润物细无声,也解开了基层治理中的“千千结”!董学瑞(南华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 上一条| 下一条 »
区块链交流群
数藏交流群

合作伙伴

在区块链世界中,智能合约不仅是代码的信任,更是商业的革命。通过了解其在供应链、版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您将真正体验到智能合约的无限可能性
区块链世界GxPiKaQiu.com ©2020-2024版权所有 桂ICP备160025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