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浏览:196
继内蒙古率先响应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后,近日,青海、新疆、云南、四川等多地出台相关政策对虚拟货币“挖矿”进行整顿清理。虚拟货币“挖矿”市场迎来史上最严监管。
强监管之下,有的交易平台宣布暂停中国境内服务,有的“矿场”搬迁到海外,有的“矿工”转移至“地下”。专家认为,多地关停“挖矿”,释放出动真格、严监管的明确信号,下一步更强监管措施或将很快出台,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炒作虚拟货币将会面临更大风险。
从源头进行打击
“‘挖矿是虚拟货币交易的前置环节,国务院和地方把‘挖矿表达了从源头上打击虚拟货币交易的态度和决心。”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挖矿”的高能耗一直被环保人士所诟病。尤其是自去年以来,在比特币火爆行情带动下,“挖矿”收益节节攀升。为了不在算力竞争中落后,“矿工”们加大了大算力矿机的使用,导致电力消耗急剧上升。
剑桥大学比特币耗电量指数发布的数据显示,比特币“挖矿”每年消耗约133.68太瓦时用电量,这一数值超过2020年瑞典全国用电量。而剑桥大学新兴金融中心发布的另一项数据显示,在全球比特币算力分布中,我国以60%以上的算力占比位居首位。且这些“矿场”主要聚集在电力充足且电费相对便宜的地区,比如四川、内蒙古、云南、新疆等地。
“这与我国重大战略决策相违背。”董希淼表示,我国已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挖矿”显然违背了这一目标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个‘挖矿企业以‘大数据项目‘区块链项目‘超算中心等作幌子,骗取地方政府支持,对公共资源造成严重浪费。”董希淼表示,提出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既是出于防控金融风险的要求,也是践行绿色发展的实际行动。
多个“矿场”迁至海外
专家认为,强监管下,整个“挖矿”生态将遭遇严重打击。“‘挖矿企业盈利一般与虚拟货币价格、算力及难度等方面有关,国内明确打击比特币交易及‘挖矿,可能导致比特币行业盈利下滑,进而向‘挖矿产业链传导,矿机价格或出现暴跌,也不排除部分交易、‘挖矿行为转移至境外。”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说。
目前来看,反应最迅速的是提供各种“挖矿”服务的平台,多个平台火速“拔网线”。近日,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火币宣布,暂停中国境内矿机托管服务,知名“挖矿”平台莱比特矿池也宣布停止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