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6|浏览:171
新年假期期间,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了上海的线下元宇宙项目。元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科幻作家斯蒂芬森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中,描述了一种通过戴上耳机和目镜,连接终端进入由计算机模拟、与真实世界平行的庞大虚拟空间的方式。
记者来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巨鹿路的“TeamTAXX沉浸式视听元宇宙”。然而,记者并未在B1层广场找到该店铺,打电话时也没有人接听。安保人员表示,这里是上海相对平民化的“酒吧一条街”,白天人流相对较少。
随后,记者来到淮海中路的上海广场,参观了位于二楼的“IMMeta沉浸式元宇宙艺术科技展”。展览包括像素迷宫、NFT(非同质化代币)数字艺术、NFT图像市集等内容。主办方是“唯一艺术TheOne.art”,协办方包括大麦、猫眼演出等。
NFT是指一种在区块链数位账本上表示数字资产唯一性的加密货币令牌。NFT最早在2017年提出,用于表示数字资产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可以买卖但不能互换。
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了一幅名为《采蘑菇》的水彩手绘作品。扫描右下角二维码后,记者进入小程序完成注册,页面上显示了对作者、发售数量、合约地址、认证标识等的介绍。购买页面支持Bitcoin、AGLD等加密数字钱包“合约地址”,同时也标明可以通过支付宝以人民币支付,售价为2500元。
姚先生,主办方的业务平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尽管NFT作品本身可以无限复制,但代表这些作品的代币是在区块链上追踪的,为买家提供所有权证明。
记者询问时,姚先生表示,该平台只支持人民币交易,并严格遵守中国法律,不涉及虚拟货币的交易和使用。
商场人员表示,自开展以来,有偶尔的观众来参观,但对元宇宙和NFT的咨询非常少。大多数来这里的人是为了拍摄小视频,然后发布到小红书等平台上。这里更像是一个“网红打卡地”。
记者的第三站是上海迪美购物中心。这里是上海最知名的汉服、Lolita服饰及JK制服集中地。广告牌上有“元宇宙”字样,但据电话了解到,该店已经关闭。
从这次短暂的实地探访来看,“元宇宙”似乎仍处于初期阶段,无论在商业氛围还是人们的了解程度上都相当低。
下午,记者来到上海南京东路的上海置地广场,发现一家名为“魔法门VR”的体验馆。店长表示,元宇宙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则是技术上的提升和应用。他还介绍说,相比虚拟现实硬件设备,游戏软件的成本更高。他们经常在STEAM平台上购买数字游戏。
据了解,STEAM是美国电子游戏商Valve于2003年9月12日推出的数字发行平台,被认为是计算机游戏界最大的数码发行平台之一。
记者采访得知,虚拟现实游戏体验行业仍处于上升期,技术升级有望进一步推动包括“元宇宙”在内的行业繁荣发展。
热点: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