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浏览:187
实际上,央行在设计数字货币时就着力避免金融“脱媒”的风险。首先,数字货币被严格限定在M0层次,仅仅代替流通中的现钞,不能支付利息,不能用于理财等。其次,采用双层架构的零售型模式,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并且在与银行账户兼容的基础上拓展支付基础。第三,央行数字货币不会改变现行的外汇、税收和反洗钱政策,在跨境支付合作中保持一致。
然而,这些约束仅适用于央行自身,技术和市场并没有这些约束,相反有内在动力来突破这些约束。尽管数字人民币被设计为M0的替代品,但现实中用户主要依靠存款进行兑换,使用现金进行兑换的很少,所以数字货币很容易从M0替代进一步扩展到M1替代,甚至是M2替代。这既是市场担忧和质疑的一部分,也说明了当前央行数字货币设计的“过渡性”特征。央行数字货币是为了未来而设计的,既要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也会发挥引导和改造的作用,必然会对当前的货币金融体系产生冲击。这种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变革的动力。数字时代的货币金融体系并没有现成的模版,而是在不断探索和更新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无需对央行数字货币设计的“过渡性”避而不谈,而是应更加关注如何管理好这种“破坏性创新”的转型风险。
要管理好这种转型风险,首先应该着眼于未来,构建开放的平台和生态。在数字经济时代,我们应该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突破认知上的限制,允许多种技术路线、多种模式的多元探索,保持货币金融系统的开放性,允许系统自我演进和迭代发展。其次,应明确规则,促使中央银行和市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如果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的职能由央行来承担,就会重新回到央行“大一统”的时代,央行既是货币当局,又是市场主体,同时还要制定规则,这会导致公共职能和商业职能之间的界线模糊,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造成冲击。因此,必须在实践中明确货币、支付和交易的不同职能。货币、支付和交易功能虽然紧密相关,但又有所不同。货币是共识和普遍信任的基础,背后是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支付连接货币的职能定位和功能实现;交易是货币职能的实现载体。央行数字货币由央行背书,发挥计价、交易媒介等基本功能。在支付领域,央行要与市场机构共同完善支付基础设施和底层技术,但保留对支付体系的最终控制权。在交易领域,应由市场主体创造智能合约,探索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总体来看,央行的角色是执行货币功能、掌控支付体系、支持交易场景。
另外,也需要发展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机制和手段。数字时代在某种程度上是现实经济和金融行为的映射,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方式将它们映射到数字空间中。在这个映射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发生改变,但形式和运作机制发生了变化。因此,相应的货币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也需要进行解构和映射,以适应数字经济时代货币金融运行的特征。
虽然传统纸币具有匿名性,能够很好地保护公众的隐私,但只限于小额支付场景。各国对大额现金的使用都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并进行严密的监测。目前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与银行账户松耦合,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小额支付的匿名性,特别是切断手机号与个人身份关联的数据共享,从而实现“去标识化”,有效保护隐私。
然而,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意味着隐私安全问题得到了完全解决。虽然现阶段数字人民币体系收集的交易信息少于传统电子支付模式,但随着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尤其是智能合约的应用后,数字人民币所承载的交易信息将越来越多,隐私保护问题仍面临挑战。因此,在打击洗钱、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数字货币用户的隐私保护,央行应进一步强化信息甄别和保护机制,切实发挥“防火墙”的作用。
总之,我们应该关注央行数字货币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