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浏览:183
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球电子支付特别是移动支付迅速发展。去年,中国移动支付金额同比增长近25%,普及率已达86%。然而,目前电子支付主要由私人部门提供,可能存在市场分割、隐私泄露等风险。央行数字货币使得央行可以在数字经济时代继续为公众提供可信、安全的支付手段,并维护支付体系稳定。
目前,超过110个国家正在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相关工作。易纲表示,中国研发数字人民币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提高货币和支付体系运行效率。
人民银行从2014年起开始研究法定数字货币,并在2016年搭建了中国第一代央行数字货币原型,同时提出了M0定位、双层运营体系、可控匿名等基本特征。从2017年开始,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互联网公司等合作,共同进行数字人民币研发。2019年末,数字人民币开始试点,目前已包括十个城市和北京冬奥会场景。今年7月,人民银行发布了数字人民币白皮书。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个人钱包开立数达到1.23亿个,交易金额约为560亿元。
下一步,央行将根据试点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和使用。首先,建立适合数字人民币的管理模式;其次,提升结算效率、隐私保护、防伪等功能;第三,推动数字人民币与现有电子支付工具间的交互,实现安全与便捷的统一;第四,完善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提升数字人民币的普及性和可获得性。
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差异大,这些因素以及居民的支付习惯决定了现金仍将长期存在。只要存在对现金的需求,人民银行就会继续提供现金供应,不会通过行政命令替换现金。
易纲称,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和用途主要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跨境及国际使用涉及反洗钱、客户尽职调查等法律问题,较为复杂,国际上也在深入探讨。因此,当前数字人民币主要满足国内零售需求为主。
热点:数字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