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浏览:187
近年来,虚拟货币的大幅上涨使得“挖矿”成为一项非常热门的生意。要“挖掘”虚拟货币,需要使用大量专用矿机进行全天候高强度计算。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个2.5GHz的CPU需要2000多年才能计算出一个比特币。因此,“挖矿”需要让显卡长时间满载运行,这会消耗大量电力,电费支出也会越来越高。
除了增加电网负荷外,虚拟货币“挖矿”也与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背道而驰。关于矿机的能耗问题,资深商业观察者蔡钰在专栏中表示,如果将比特币视为一个经济体,那么它挖矿的耗电量位居全球各国耗电量的第27名。
由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电价较低,这些地方成为“挖矿”的首选地。最近,各地纷纷出台了针对“挖矿”的监管政策,最先出台的是内蒙古、四川等省份。例如,四川省在6月18日发布了一项文件,要求在6月20日之前关闭虚拟货币挖矿行为。这可以说是对币圈的“致命一击”,因为四川约有800万负荷正在用于加密货币挖矿。
监管的禁止“挖矿”措施,是再一次源头上打击炒币行为,然而事实上,这并没有完全打击挖矿者们的“期望”。根据行业自媒体对矿业社群进行的调查,40.1%的国内矿工希望出海寻找机会,45.5%的矿工选择继续等待,还有14.4%的矿工选择卖掉矿机转行。
与此前矿机一机难求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很多矿工都在抛售矿机。一位矿机卖家表示:“原来用来交流的矿工群,现在已经成了变压器和矿机的销售群了。”比特大陆S19jPRO-100T型号的矿机售价已从7万元跌至约3万元,“只要能卖出去,四五折的价格都可以接受。”
此外,一些矿场也在谋划“出海”。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只要有市场,虚拟货币矿工就会一直存在。”例如,比特矿业在6月21日宣布首批320台矿机已运抵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矿场以前没有什么人问津,但最近一周几乎被电话打爆,一些地方的电价上涨了40%。”一位币圈人士透露。据该人士称,矿场选择目的地主要考虑稳定的电力供应、合理的电价和安全性。
事实上,币圈的“出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7年9月,监管部门将ICO直接定性为“非法公开融资活动”,并正式叫停。然而,短短4个月后,ICO产业链就从国内转移到了国外。例如,国内最大的交易所之一火币网推出了国际版。据称,OKCoin也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获得了世界多个国家数字资产交易的牌照,全面转向海外市场。
然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提醒,由于“出海”运营的平台主体相对隐蔽,它们通过频繁更改网站域名和服务器地址,并采取线上导流线下交易等方式来规避监管部门的打击。它们的运营主体注册地、办公地和业务开展区域经常发生变化,消费者往往无法确定运营者的身份,一旦发生财产损失,很难追回。
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