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浏览:196
黄震认为,在监管层面加强国际合作非常重要。中国证券报记者问到,我国对待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经历了哪些阶段,最近是否出现了更严格的监管态势。黄震回答说,我国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态度一直是一贯的。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发布了相关通知,明确表示我国不承认比特币是货币。比特币应该被视为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能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被要求不以比特币定价产品或服务,不能提供比特币交易的开户、支付等金融服务。这实际上是为了防止风险传染到金融体系内部。
黄震指出,在跟踪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和加密资产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山寨币和分叉币,很多都成为非法集资的工具。随着虚拟货币交易所和代币发行机构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加入,围绕虚拟货币形成了庞大的生态圈。2017年,在首次币发行(ICO)热潮之后,中国采取了整治行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个部门在2017年9月发布公告,明确表示虚拟货币交易和代币发行融资平台涉嫌非法发行证券、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和传销。这一举措整顿了虚拟货币交易,ICO在中国变成了一种非法集资活动,不能公开进行,几个主要交易平台也基本上都“出海”。
不过,需要认识到,虚拟货币生态系统很庞大,并且具有高度全球化程度,不是某个国家采取行动就能完全禁止的。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虚拟货币似乎又会“活跃”起来。如何在监管层面加强国际合作,是一个新的问题。
中国证券报记者进一步问到,在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监管中加强国际合作非常重要,但国内外的监管态度明显不同,黄震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黄震说,相对来说,美国对虚拟货币更加宽容,可能与它们是比特币的原生国有关,而且很多虚拟货币交易以美元为主要交易工具。但是,美国的宽容并不意味着对中国有效。同时,美国对金融监管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并不是法律的“无人区”,如果存在诈骗、操纵市场等行为,同样会受到法律追究。
黄震认为,对于虚拟货币,我国的监管态度基本上是延续现有的规定。从过去人民银行采取行动的效果来看,基本上是有效的,尤其是在引导和教育我国主流大众方面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技术基础是区块链。对于我国对待区块链的态度与虚拟货币截然不同,黄震如何解释这一点。黄震说,为了给前沿技术留出发展空间,我们提出了“币链分离”的理论,即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分开对待。区块链技术本身具有创新价值,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而虚拟货币只是区块链技术的一种应用。所谓的“币链分离”意味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炒作不会影响我国对区块链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更广泛的应用,应该引导区块链技术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支持普惠金融,支持我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等。
中国证券报记者进一步问到,我国对区块链技术应用采取了怎样的监管态度和方式。黄震回答说,主要是通过2019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相关管理规定来进行管理,将区块链信息服务应用作为切入点,主要是备案制度,以了解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基本情况,比如由哪些厂家开发,应用领域是什么,运营状况如何等等,每年需要备案和更新。
区块链已经从公有链发展出了私有链、联盟链等多种形式,我国现在可能最有发展空间的是联盟链,例如政务链的应用较多。这是一种多中心多节点的结构,对于监管来说更方便,可以作为一个节点来跟踪参与。
中国证券报记者接着问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未来可能面临哪些挑战?黄震回答说,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金融市场主要是由互联网技术驱动的。下一步,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面对数据金融化的挑战,法律应该如何跟进和规范,这是所有法律人面临的挑战。
法律对于稳定性有一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