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浏览:160
2023年之前,谁也想不到AI的破圈如此之快。在如“江湖百晓生”般的ChatGPT面前,人类觉得自己的反应不只慢了三拍,手眼通天的AI能够让你有求必应;有了“下笔如有神”的Midjourney,再高明的插画师也会哀叹压力山大,AI绘画软件的效率远远超出了想象。
科技的精进固然让当代打工人担心饭碗,却也使得传统文化迎来了新的机遇:说不定有一天你真的能和“刘三姐”即时对歌,和“阿牛哥”比赛抢花炮。壮乡的历史图腾不止跃然纸上,还能随着字节跳动起来。
传统文化,应更真实可感
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可以“穿越”回2000多年前的战国,与壮族先民骆越人在广袤大地上搜寻赤铁矿粉,在深山里调和神秘的黏合剂,然后用各种方式攀爬到花山峭壁上,齐心协力完成一场鬼斧神工的绘画?
穿越时空,参与历史,见证传奇,这样的情境正在照进现实。4月18日,敦煌研究院的“数字藏经洞”正式上线,通过微信小程序,公众首次在数字世界里看到了毫米级高精度“复刻”的藏经洞,还能化身历史参与者,行走在晚唐、北宋、清末等时间线,沉浸式体验藏经洞从洞窟开凿、文物流散到再次聚首的全历程。4月18日,敦煌研究院的“数字藏经洞”正式上线。小程序截图
青年人习惯于从数字化世界中接收资讯。类似“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等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已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打开了想象空间:从录音录像到VR展示,从全息舞台到沉浸空间,乃至未来可能的元宇宙,文物与文化遗产不断深入数字空间,为传统文化提供更多亲近方式,从而让人们把它看得更清晰。
跟上数字化的时代潮流,许多从前不切实际的想法都能实现。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都能“活”起来。
数字人物,需要“一舞惊鸿”
放眼全国,传统文化正通过科技手段,获得一场万众瞩目的“重生”。
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案例是:央视2021网络春晚上,顶级舞者和虚拟人物联袂跳的一支中国汉唐舞赢得满堂喝彩,“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的诗句有了形象写照。
这个破圈的虚拟人物叫“公孙离”,一款热门手游的原创角色。按照游戏设定,她是大唐长安城负有盛名的舞姬,曾在上元之夜以一支绝世舞蹈惊艳长安。央视请来这样的流量明星,自然在年轻人中有了话题度,弹幕里网友们纷纷赞叹“梦回长安”“出息了,阿离!”“央视这次太懂了”。“公孙离”登陆央视,这是传统文化的再演绎。视频截图
然而,央视不仅仅是看中流量,“公孙离”出道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再演绎——“公孙离”的原型无疑来自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舞动时奔放有力,亭立时稳健沉毅,“鸿雁起舞扶摇九天”。
为了还原这一舞蹈,专家们参考了大量唐诗宋词里的舞姿记载,广泛研究了文献、古籍、岩石壁画、出土文物中的舞蹈姿态,通过舞者、学者的多方考订、不断创新,“公孙离”才得以在舞台上“一舞惊鸿”。
技术让虚拟人物走进生活,而让它们真实可感的,则是可以考证的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已经走进赛博世界的“刘三姐”,仍然需要有人不断地为她加载创意、丰富内涵,找到链接过去与将来的触点。
传承非遗,期待“永葆青春”
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介的最大魅力,去讲述最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正是每位创作者日夜苦思冥想的课题。
过去,由于缺少实体性的媒介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深谷的宝藏;今天,凭借数字化手段,优良的非遗文化成为了闪耀的宝石。近两年持续刷屏的河南卫视,从春晚的《唐宫夜宴》,到《端午奇妙游》的《洛神水赋》,再到《七夕奇妙游》的《龙门金刚》,一再告诉人们:传统文化原来可以那么酷。期待壮乡版的《洛神水赋》。视频截图
目前,活跃度最
热点: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