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6|浏览:170
近日,中国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地下钱庄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19亿美元,犯罪分子利用热门稳定币Tether(USDT)进行非法交易。据警方披露,该地下钱庄组织主要在中国成都开展业务,利用USDT兑换外币,为跨境走私药品、化妆品和投资等犯罪活动提供资金通道。
据悉,这起地下钱庄诈骗活动始于2021年1月,犯罪分子利用USDT的匿名性和便捷性,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非法业务。在历时数月的缜密侦查后,警方于近期展开统一收网行动,在26个省份抓获193名嫌疑人,捣毁了位于福建和湖南的两个犯罪窝点,并冻结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犯罪资金。
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再次凸显了虚拟货币在犯罪活动中的突出作用。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稳定币,USDT因其与美元挂钩的特性和相对稳定的价格,成为不法分子洗钱和转移资金的重要工具。犯罪分子利用USDT的去中心化特性,规避监管和执法部门的监测,大肆开展地下钱庄业务。
事实上,尽管中国已于2017年全面禁止ICO和虚拟货币交易,并于2021年重申了对比特币挖矿和交易活动的打击,但仍有不少投资者试图钻政策空子,继续参与虚拟货币交易。据Kyros Ventures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稳定币持有国,有33.3%的投资者持有各类稳定币,仅次于越南的58.6%。
面对全面禁止政策,中国加密货币玩家也在寻求多种"曲线救国"之道。比如在挖矿禁令颁布后,虽然中国在比特币哈希率的占比从榜首跌落,但一年内便反弹至全球第二;再如,随着国内中心化交易所关停,不少交易者迅速向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迁移,DEX协议的使用率也随之大幅攀升。
这起特大地下钱庄诈骗案的曝光,再次敲响了虚拟货币领域犯罪活动的警钟。随着各类加密资产日益受到投资者青睐,其在洗钱、逃税、赌博等违法犯罪中的应用也日渐频繁。对监管部门而言,如何在维护金融创新与防范金融风险之间寻求平衡,构建健康有序的虚拟货币生态,仍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而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提高风险意识、远离违法交易,守住道德与法律的底线,则是参与数字经济大潮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