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浏览:169
今年以来,针对虚拟货币“挖矿”的监管不断加强。早在5月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就明确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随后,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和各地区纷纷出台相关措施,加大核查整治“挖矿”的力度。结果是,规模化“挖矿”在国内基本被清除,大量“矿场”已关停或搬迁到海外。
但由于个人“挖矿”行为体量小且隐匿性强,依然有一些人在从事这一活动。一些网吧经营者利用高性能显卡电脑进行“矿机官网挖矿”,还有一些销售显卡和硬盘的商家自行从事“挖矿”,甚至国有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利用公共资源参与“挖矿”。
由于虚拟货币“挖矿”涉及多个部门,包括矿机生产、能耗控制、数据监测和金融监管等,所以部分地区部门之间存在协调不畅和权责关系模糊等问题,导致个人“挖矿”行为在监管方面存在盲区,让一些散户有机可乘。
虚拟货币“挖矿”不仅是落后的工艺,还会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巨大的碳排放量。此外,虚拟货币“挖矿”生产和交易环节也存在风险,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节约优先和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性。在生产领域,要推进资源的全面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这表明清理整顿虚拟货币“挖矿”面临着很高的要求,即便是个体规模较小的个人“挖矿”行为也不容忽视。
针对虚拟货币“挖矿”,我们不能留下监管的死角。一方面,相关部门需要形成联动,加强协调合作,共享监管信息,解决个人“挖矿”监测和排查的难题,形成整治的合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善用技术手段,从能耗、算力、资金流向等多个方面进行追踪侦破,实现全流程、全链条的监管,让散户无处藏身。
总体来看,通过各部门和各地区的集中整治,目前无论是规模化还是个体化的“挖矿”行为都得到了有效治理。随着监管盲区逐渐消除,相信离虚拟货币“挖矿”清零目标的实现已经不再遥远。来源:经济日报